炒股配资理财 再见,独立学院!河南11所独立学院全部转设,没有一所转为公办
独立学院,是我国高等教育普及背景下的特殊产物,巅峰期炒股配资理财,全国曾有数百所。
在我国的数百所独立学院转设大潮中,转设路径主要有三种:
一种是与公办专科院校共同组建为“职业技术大学”,这种在河北、山西已有多个先例。一种是转为民办院校,这种也很常见。
也有极个别的幸运儿,转为地方所属本科高校,比如浙大城市学院、山西电子科技学院、苏州城市学院。
还有一种是停止办学,这种比较罕见,也是校友和教师最不愿意看到的。
在高教大省河南,也曾经拥有多达11所的独立学院。
随着新乡医学院下属的三全学院转设为豫北医学院,河南省的独立学院转设工作也告一段落,11所独立学院全部转设完毕,神奇的是,它们竟然全部转为民办高校,没有一所转为公办!这是为什么?
河南独立学院转设有何特点?
这11所独立学院,在20余年的办学生涯中,为河南培养了数十万本科生,在面临转设的关键时刻,由于各种原因,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,转设呈现以下特点:
其一,转设越早,校名越好!
河南的独立学院,转设周期跨度长达14年,最早的是郑州大学下属的升达经贸管理学院,该校也成为河南第一所完成转设的独立学院,不过,新的名称还是很一般,一看就是民办高校。
随后转设的华豫学院、成功学院、万方科技学院等,转设后名称还是很不错的,仅仅看校名,不知情的家长会以为这是一所公办高校!
还有华锐学院与人文管理学院,转设后的名称分别是信阳学院与安阳学院,怎么看也像是公办高校,在多年后,不排除这些高校与当地公办专科高校进一步整合的可能,毕竟它们已经使用了比较好的名称。
河南大学下属的民生学院,反倒是比较悲催的一个,由于转设较晚,已经不允许直接冠名城市了,该校的新校名是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,既有河南又有开封,但这个名称确实很冷门,有些“野鸡大学”的意味。
所以炒股配资理财说,转设这件事,还得趁早。
第二,没有一所转为公办,也没有一所停办。
很多省份的独立学院在转设时都有一部分幸运儿,也就是转为公办高校。
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浙大城市学院,山西科技学院,为什么浙江和山西在转公办这件事上取得了如此积极?
其一,浙江是经济大省,其独立学院普遍师资力量较强,办学基础较好,满足转设为公办高校的条件,山西则属于本科高校数量不足,有些地级市还没有本科高校,所以选取一些基础较好的独立学院转为公办,以弥补本科高校数量之不足。
其二,河南情况特殊,首先省内已有大量公办本科高校,如果再转设一部分独立学院,能不能养得起就是个问题,其次,这些独立学院的办学基础确实也不算突出,转设为公办的基础不够好。
不过,为了保证本科率,又不能轻易停办,所以转为民办高校最合适!
所以,种种原因造成河南独立学院转设的怪现象,没有一所停办,也没有一所转为公办!